4月7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醫療保障局印發《深圳市全鏈條支持醫藥和醫療器械發展若干措施》通知,推出32項政策措施,構建覆蓋基礎研究、臨床轉化、生產制造、市場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鏈。
文件中提出"創新境外企業合作機制。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選擇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開展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擴大開放試點,推動細胞與基因產業集聚發展,積極爭取試點范圍拓展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
此次新推出的32項政策措施以"全鏈條支持"為核心,針對醫藥醫療產業關鍵環節實施精準突破。在創新研發端,明確對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的1類創新藥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2000萬、3000萬元獎勵,罕見病治療藥物研發可獲特殊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新政首次將寵物藥械納入扶持體系,對獲得新獸藥注冊證書的寵物藥最高獎勵300萬元。
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是新政策的一大亮點。《措施》提出,建設智能藥物篩選、抗體發現、中醫診治等七大AI研發平臺,支持企業委托開發按合同費用15%補貼,單企年度最高支持200萬元。在合成生物領域,布局"設計-構建-測試-學習"中試平臺,推動實驗室成果向規?;a轉化。
《措施》還明確,深圳將在產業集聚區設立注冊指導服務站,提供靠前服務,借助國家藥監局大灣區審評分中心優勢,推動港澳已上市中成藥審評權限下放。真實世界數據應用將拓展至人工智能醫療、中醫藥等前沿領域,加速產品上市進程。
臨床試驗體系也將迎重大革新。據悉,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將構建國際化網絡,臨床試驗啟動周期縮短至25周以內。深圳全市推行倫理審查結果互認機制,多中心試驗參與機構審查時限縮短至5個工作日。研究型醫院可設立專項床位,其臨床研究不納入病床使用效益考核。
在產業空間保障方面,《措施》提出,深圳市每年新增不少于20萬平方米產業用地和100萬平方米專業園區,建設"人工智能+藥械"、合成生物等特色園區。光明科學城、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重點區域將形成"園區+平臺"生態體系,配套建設動物實驗、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設施。
同時,市場準入機制也將實現新的突破?!洞胧访鞔_,深圳醫藥采購平臺開通綠色通道,產品掛網周期不超過15個工作日。公立醫療機構在國家醫保談判目錄發布后1個月內召開藥事管理委員會會議,建立"雙通道"藥品聯動機制。此外,在商業保險方面,"深圳惠民保"將擴大罕見病用藥和港澳藥械保障范圍。
《措施》還提出,深圳將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實施全球引智計劃,重點引進細胞與基因治療等領域戰略科學家。臨床研究人才評價體系創新,將研究成果納入職稱晉升指標,并同步配套居住、教育等保障措施,打造人才發展優質生態。
資料來源: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4694168.html?sessionid=512829294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