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1期《黨建》雜志刊發了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的署名文章。
“目前,我國醫院經濟運行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醫療機構處在負債狀態,一些價格調整還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醫療衛生服務變化,還有相當比例醫務人員沒有納入編制管理。”該文提到,要推動編制存量消化和動態增加,使有資質、有能力、有良好醫德醫風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逐步得到編制保障。建立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及時反映成本和技術變化,及時把臨床中驗證成熟的新技術納入醫保,定期評估、動態調整、小步快走。落實“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動態縮小不同等級醫療機構、不同科室崗位間的收入差距,動態縮小獎勵績效工資所占比重,更好地體現公益性,促進均衡協調發展。
另外,要健全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財政狀況和健康需求相適應的衛生健康投入機制,推動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補助政策。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醫務人員尤其是兒科、精神、中醫等專業基本工資逐步給予政策性安排,對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院、職業病防治院等的運行經費給予補助,穩妥化解長期債務問題,尤其是新冠**期間墊付設備設施購置和核酸檢測等費用,減輕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壓力。
雷海潮還表示,堅持發展和監管并重,嚴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無序擴張,對于超大規模的建設項目,研究實行提級審批制度,增強區域衛生規劃執行剛性。有序發展特需醫療,引導規范民營醫院發展,試點推進重點城市醫療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適度發展中外合資合作、獨資醫院,適應居民不同層次、多樣化醫療需求,并與商業健康**發展相銜接。推動醫藥領域不正之風常態化治理,鞏固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和嚴的氛圍,創新監管手段,統籌運用醫院巡查、飛行檢查、異常費用病例核查、審計、統計、投訴舉報處置等手段,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性監管,大力發展智慧監管,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不斷健全鏟除醫藥領域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的治本之策,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效方便可負擔的醫療衛生服務。
對于人口問題,上述文章在**后談道,要深刻認識我國人口少子化、老齡化和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形勢現狀,深入分析人口負增長的背景和誘因,有針對性地動態優化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從樹立正確婚育觀、保障生育權利、優化生育服務、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擴增普惠托育服務、提升婦女兒童公共服務水平和保障合法權益等入手,積極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