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部門聯合規章《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民政部22日在官網就《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發布解讀。
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是收治照料特困人員中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的社會福利機構,承擔的是兜底保障職責?!掇k法》明確,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有3類:
一是收治照料特困人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這既是精神衛生福利機構設立的原因,也是民政部門應當履行的兜底保障職責。
二是在滿足特困人員服務需要的前提下,優先收治的對象,包括流浪乞討、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對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精神障礙患者,以及其他依法依規優先收治照料的精神障礙患者。
三是明確有條件的機構可以收治其他社會患者。同時,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根據《辦法》規定收治照料精神障礙患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加強與兒童福利機構等的銜接配合,確保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群體中的精神障礙患者得到兜底保障。
《辦法》明確,精神衛生福利機構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康復、醫療等服務。
一是生活照料方面,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等生活照料服務,并依據殘疾人權益保障法要求開展文體娛樂活動,豐富患者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康復服務方面,根據患者意愿和能力情況,開展生活技能訓練、社會適應能力訓練、職業康復等院內康復服務。
三是醫療服務方面,要求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必須具備診療能力,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依照法律法規、診斷標準和治療規范,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此外,《辦法》還立足民政部門職能職責,鼓勵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提供人員培訓、疾病評估、技術指導等支持。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