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動凝血分析儀說明書核心內容
一、產品概述
半自動凝血分析儀是一種用于檢測血液凝血功能的醫(yī)療設備,通過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等指標,評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狀態(tài),輔助診斷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及監(jiān)測抗凝治療效果。其核心特點包括:
技術原理:采用雙磁路磁珠法兼光電監(jiān)測,消除血漿渾濁、高脂、黃疸等干擾,測量結果不受加樣氣泡影響。
操作模式:半自動化操作,需人工加樣和試劑,但檢測過程(如混合、計時、測量)由儀器自動完成。
適用場景:臨床實驗室、急診科、手術室等,滿足常規(guī)凝血功能檢測需求。
二、主要功能與參數(shù)
檢測項目
基礎項目:PT、APTT、TT、FIB。
擴展項目:凝血因子檢測(如II、V、VII、X等)、抗凝血酶(AT)、蛋白C(PC)、蛋白S(PS)等。
特殊功能:支持急診樣本優(yōu)先處理,部分型號配備動態(tài)電流法(電化學法)檢測模塊。
關鍵參數(shù)
測量準確度:FIB測量的相對偏倚不超過±10%,線性范圍相關系數(shù)R≥0.975。
溫控精度:試劑預溫位溫度控制在37℃±1℃,部分型號達±0.5℃。
樣本用量:≤200μL,支持未抗凝末梢血或靜脈全血檢測。
檢測速度:單聯(lián)卡檢測時間≤13分鐘,四聯(lián)卡≤10分鐘。
存儲功能:數(shù)據按日期長期保存,單機存儲≥75×4份測試結果,支持掉電保護。
硬件配置
顯示屏:240×128點藍色液晶屏或彩色觸摸屏,支持全中文界面。
打印機:內置熱敏打印機或外接針式打印機,可打印綜合報告及血凝匯總單。
接口:配備232標準接口、打印機接口及藍牙/WIFI(部分型號),支持數(shù)據傳輸與遠程管理。
三、操作流程
使用前準備
設備檢查:確認電源連接正常(220V±10%),氣源(如需)充足,管道無漏氣。
試劑制備:按說明書要求配制凝血試劑,并預溫至37℃(約半小時)。
環(huán)境準備:避免陽光直射、強熱源及潮濕環(huán)境,保持工作臺面平穩(wěn)。
操作步驟
開機預熱:啟動儀器,等待溫控系統(tǒng)達到設定溫度(37℃)。
樣本處理:采集血液樣本后離心,獲取血漿用于檢測。
試劑添加:將預溫后的試劑加入檢測杯,并加入磁珠(如適用)。
項目設置:在主菜單中選擇檢測項目(如PT、APTT),輸入樣本編號。
啟動檢測:確認通道狀態(tài)(如“請加樣”“請關門”提示),加樣后啟動檢測。
結果讀取:檢測完成后,界面顯示反應曲線及檢測時間,自動生成報告并打印。
使用后處理
關閉設備:按流程關閉主機、濕化器(如適用)及電源,部分型號需先進入待機狀態(tài)。
清潔消毒:
每日清洗操作鍵盤、檢測平臺及電子加樣器,使用一般洗滌劑。
每周浸泡消毒吸氣安全閥、呼氣閥等部件,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劑。
維護保養(yǎng):
每月檢查空氣入口防塵網、風扇防塵網,必要時清潔或更換。
每年檢查吸氣安全閥膜片、氧傳感器(如適用),必要時更換。
四、注意事項
操作規(guī)范
嚴格遵守操作流程,避免違規(guī)操作導致設備故障或檢測結果異常。
使用校準過的加樣器,確保試劑稀釋和加樣量準確。
更換試劑批號或種類時,需用定標血漿重新建立標準曲線。
質量控制
每日檢測前進行室內質量控制,半自動儀器需作雙份測定。
定期參與室間質評,確保檢測結果與臨床診斷一致性。
設備維護
避免儀器受潮、腐蝕或高溫影響,保持工作環(huán)境清潔。
電源電壓不穩(wěn)定時,配置穩(wěn)壓電源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熔斷器更換需關閉系統(tǒng)并拔下電源線,嚴格按規(guī)格型號操作。
安全警示
儀器加熱裝置溫度較高,通電時勿觸及,防止燙傷。
反應杯為一次性用品,不可重復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出現(xiàn)報警時,根據提示排查原因(如氣道高壓、低壓、窒息等),必要時聯(lián)系維修人員。
五、臨床應用與意義
半自動凝血分析儀在臨床中具有重要價值:
疾病診斷:輔助診斷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凝血因子缺乏或異常疾病。
治療監(jiān)測:監(jiān)測肝素、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療效,調整劑量以避免出血或血栓風險。
術前評估:評估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手術出血風險。
妊娠監(jiān)測:篩查孕婦凝血異常,預防妊娠期血栓形成或產后出血。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