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國家醫保局印發《按病種付費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規程(2025版)》,新版規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舊版同時廢止。
/01/國家醫保局發布DRG/DIP新規
規程對按病種付費的經辦管理全流程進行了詳細規范:
-1- 統一規范管理流程:按病種付費包括病組付費(DRG)和病種分值付費(DIP)兩種形式。完善"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下的按病種付費經辦管理,加強按病種付費與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集中帶量采購、醫保目錄談判、商業健康保險、基金監管等工作的協同。
-2- 數據采集:加快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落地應用,規范數據采集,加強數據治理與安全管理,確保數據質量與安全。深化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統DRG/DIP 相關功能模塊應用,為按病種付費管理提供數據和平臺支撐。
-3- 結算清算環節:建立預付制度,推進即時結算,結合多種因素開展年度清算,及時撥付資金。
-4- 談判協商:建立支付核心要素談判協商機制,成立專家組提供技術支撐。
-5- 特例單議機制針對特殊病例,規范申報、審核流程,保障特殊醫療場景下參保患者權益和醫保基金合理支出;
預付金機制通過合理確定規模、結合考核調整并強化監管,緩解醫療機構資金壓力,保障醫保服務穩定;
談判協商機制匯聚多方代表共商支付核心要素,專家提供技術支持,優化政策提升執行效果;
意見收集反饋機制多渠道收集意見、分享案例,為醫保政策優化提供依據,提高管理精準度;
數據公開機制借助數據工作組分析關鍵數據并定期公開,增強透明度,助力醫療機構管理與社會監督。
-
/02/DRG/DIP付費實現全覆蓋
去年,國家醫保局在廣泛聽取醫療機構意見的基礎上,對169個城市的1億多條病例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形成并發布了DRG/DIP2.0版分組方案,重點對重癥醫學、血液、免疫、腫瘤、燒傷、口腔頜面外科等13個學科,以及聯合手術、復合手術問題進行了優化完善,有效回應了臨床訴求。同時,醫保部門還明確要求地方建立完善特例單議、預付金、意見收集、談判協商和數據工作組等五大配套機制,促進醫療醫保改革協同。
到去年12月,116個統籌地區已經提前上線2.0版分組方案,其余統籌地區也都完成了細化分組、數據測算等準備工作,今年1月初按時切換分組版本。
配套機制:70%以上的統籌地區建立了預付金機制,95%以上的統籌地區建立完善了特例單議、意見收集、溝通協商和數據工作組機制。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