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神經電刺激儀(TENS)百科知識
1. 定義
經皮神經電刺激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是一種通過皮膚表面電極向人體施加低頻脈沖電流的物理治療設備。其通過刺激神經纖維,阻斷疼痛信號傳遞或促進內源性鎮痛物質釋放,主要用于緩解急慢性疼痛。
2. 工作原理
電刺激機制:
閘門控制理論:高頻電流(50-100Hz)激活粗神經纖維(Aβ纖維),抑制疼痛信號(C纖維和Aδ纖維)向脊髓和大腦傳遞。
內啡肽釋放:低頻電流(2-10Hz)促進腦內β-內啡肽分泌,產生自然鎮痛效果。
電流類型:
雙相不對稱脈沖波,電流強度可調(通常為0~100mA),電壓范圍5~30V。
3. 核心功能
鎮痛:緩解肌肉骨骼疼痛(如腰痛、關節炎)、神經痛(如坐骨神經痛)。
改善局部循環:電流刺激促進血管擴張,減輕水腫。
肌肉松弛:低頻模式可緩解肌肉痙攣。
4. 適應癥與禁忌癥
適應癥:
急慢性疼痛:術后痛、頸肩腰腿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運動損傷:肌肉拉傷、韌帶扭傷。
功能性疼痛:偏頭痛、痛經。
禁忌癥:
心臟起搏器佩戴者、癲癇患者。
皮膚破損、感染或感覺障礙區域。
孕婦腹部、頸動脈竇、眼部等敏感部位。
5. 設備結構與技術參數
結構組成:
主機:脈沖發生器(控制頻率、脈寬、強度)。
電極片:導電硅膠或水凝膠貼片,粘貼于皮膚表面。
導線:連接主機與電極。
技術參數:
頻率范圍:1~150Hz(常用50Hz或低頻2~10Hz)。
脈寬:50~250μs(影響刺激深度和強度)。
輸出模式:連續波、斷續波、調制波(如疏密波)。
6. 使用方法
電極放置:
疼痛區域或相關神經通路上(如腰痛貼于腰椎兩側)。
電極間距≥2cm,避免跨心臟中線。
參數調節:
急性疼痛:高頻(50-100Hz)、低強度(舒適麻刺感)。
慢性疼痛:低頻(2-10Hz)、較高強度(肌肉輕微收縮)。
治療時間:
單次20~60分鐘,每日1~3次,療程7~14天。
7. 優勢與局限性
優勢:
非藥物鎮痛,減少對止痛藥的依賴。
便攜、操作簡單,適用于家庭和康復機構。
局限性:
鎮痛效果個體差異大,部分人群可能無效。
僅緩解癥狀,不針對病因治療。
8. 注意事項
避免電極片直接接觸金屬飾品或潮濕表面。
治療時逐漸增加強度,避免突然強刺激。
皮膚敏感者使用后可能出現紅疹,建議縮短單次使用時間。
9. 市場常見產品
醫用級:美國Empi系列、德國BTL-6000。
家用級:歐姆龍HV-F021、飛利浦Pain Relief Pro。
10. 研究進展
高頻TENS(>100Hz):研究顯示可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麻木癥狀。
智能TENS:結合APP調控參數,通過生物反饋實現個性化治療。
總結:TENS是一種安全、無創的疼痛管理工具,尤其適用于藥物禁忌或需長期鎮痛的患者,但需規范操作并結合病因治療。嚴重疼痛或器質性疾病需及時就醫。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