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廣州市醫療保障局聯合舉辦2025年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活動以“醫保基金**靠大家”為主題,對2025年全省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進行統一部署動員。
據了解,2025年廣東將重點打擊定點醫療機構虛假住院、虛假診療和過度診療等問題,以及定點零售藥店的藥品倒買倒賣、虛假銷售、重復銷售、串換銷售等欺詐騙保行為。此外,職業騙保人也將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定點零售藥店成為了自糾自查主體
醫保基金是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活動中,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肖學號召和鼓勵各職能部門、定點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廣大醫務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到規范使用醫保基金,維護基金**的宣傳活動中來,促進醫保基金的使用監管更加規范、更加**。
與往年相比,2025年的專項整治增加了自查自糾主體,擴大了自查自糾范圍。
“自查自糾是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環。”廣東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啟堅介紹,今年廣東將把自查自糾的主體從定點醫療機構延伸至定點零售藥店,要求**兩定機構都要自查自糾。省醫保局已分別梳理下發了兩套問題清單,供醫療機構和藥店對照查糾。
在范圍方面,2024年的自查自糾范圍是“心血管內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復、醫學影像、臨床檢驗”等6個領域,今年新增了“腫瘤、麻醉、重癥醫學”3個領域。省級飛行檢查時,將重點檢查這9個領域的自查自糾情況。
此外,職業騙保人也成為了打擊重點。陳啟堅介紹,所謂職業騙保人,指的是以非法獲取醫保基金為目的,長期、多次或組織化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的個人或團體。這類群體熟悉醫保政策和業務流程,通過**欺詐手段騙取醫保基金,嚴重威脅醫保基金**,必須堅決予以打擊。
新制度、新技術為居民醫保基金保駕護航
近年來,在加強醫保基金監管中,廣東不斷創新制度機制,探索新的技術手段,來不斷提高監管效能,維護醫保基金**。
在新機制方面,廣東省醫保局聯合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將于近日出臺《廣東省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管理對象主要包括定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負責醫保結算審核的工作人員,以及定點零售藥店經營管理人員。
陳啟堅表示,該制度將對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駕照式記分”管理,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視情給予記1-12分,并對具體責任人予以批評教育、約談提醒、暫停醫保支付資格,直至終止其醫保支付資格的處理。
這一舉措把監管對象從定點醫藥機構延伸至具體責任人,解決以往醫保基金行政監管只能處罰到機構、不能處罰到人的難題,從而實現監管到人、處罰到人的突破。
在新技術方面,藥品追溯碼將投入使用,對藥品倒買倒賣、重復銷售、虛假銷售、串換銷售等欺詐騙保行為,能夠起到很好的防范和打擊作用。
據了解,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用于**標識藥品的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
今年7月1日起,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醫保藥品賣藥必須掃碼,無碼醫保不結算,強制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在銷售醫保藥品時,必須掃藥品追溯碼,系統依碼進行醫保結算。醫保部門將加強對藥品追溯碼信息的應用監管,及時進行查處、堅決打擊回流藥,維護參保人用藥**,維護醫保基金**。
記者了解到,4月1日廣東**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已全面實施藥品追溯碼“應采盡采、依碼結算、依碼支付”管理。廣東已有5370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采集追溯碼子系統,接入率為97.90%,累計采集追溯碼9.28億條,為下一步開展應用和監管打下良好基礎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