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醫保局規劃,6月底前,藥品追溯碼需在生產、流通、銷售全鏈條達成“應采盡采、應掃盡掃、能接盡接”的目標。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4月1日起,湖南、安徽多個省份已公布相關政策實施動態,全力推動這一重要監管舉措落地。
“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是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充分利用藥品追溯碼的唯一性特點,能夠實現藥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保丛拢踩?,中國中藥協會合理用藥專委會常務副主委康震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追溯碼從某種意義上可以保護患者的用藥安全問題,有效解決倒賣“回流藥”、假藥等欺詐騙保問題。
據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表示,自2025年4月1日起,安徽省全面實行醫保定點零售藥店“依碼結算”,要求定點藥店按“應掃盡掃”的原則及時全量采集上傳藥品追溯碼至國家(安徽省)醫保信息平臺,醫保藥品賣藥必掃碼,買藥先驗碼,無碼醫保不結算;據湖南省醫療保障局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4月起,湖南省已有4174家定點醫療機構、15816家定點零售藥店上傳入庫追溯信息,1500家定點醫療機構,18530家定點零售藥店上傳銷售追溯信息。
為何我國重視藥品追溯碼的落地?康震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分析道,一是國內的藥品都是整盒發售,國內沒有拆零調劑業務,部分拆零只有臨床醫生或醫院住院藥房會有,而國外多數拆零處方調劑業務。拆零處方調劑意味著藥師要承擔患者用藥安全的責任和行為記錄,而國外所進藥品藥師負有直接責任,所有處方調劑記錄必須上傳才能獲得服務費用理賠,但我們對藥師行為沒有這樣的監管系統和法律規定,所以要從藥盒追溯會更加方便。二是藥品追溯碼能夠解決藥品供應鏈中存在的盜用、把藥品當商品賣等非法行為,防止整個監管過程存在漏洞,通過藥品追溯碼來精準管控藥品流向。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