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5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北京將高質量建設國際醫藥創新公園,以國際標準建設“類海外”創新生態,同時打造醫藥健康監管和技術創新“試驗田”。
國際醫藥創新公園位于南五環兩側,南中軸以東、京臺路以西部分,規劃總用地面積約5.8平方公里,總建筑規模約300萬平方米,目前已落地國家藥監局6大中心以及6家外資藥企研發中心。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共同編制的《國際醫藥創新公園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年)》,也于15日對外公布。根據方案,北京將結合醫藥健康產業特點,聯動國家藥監局審評機構,開展藥械監管科技集成創新,加速創新藥械研發上市進程。同時,推動人工智能和醫藥健康融合創新,打造“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示范高地,支持數據跨境流通便利化改革,打造外資藥企在華發展首選地。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劍華表示,近期一批國際頭部藥企主動加大在京投資,體現了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北京將在醫藥創新公園集中打造最優的國際化醫藥創新生態,為外資龍頭企業和全球頂尖人才來京發展,以及我國企業在更大范圍內拓展業務提供廣闊空間。
今年3月份以來,多個已落地醫藥創新公園的國際醫藥龍頭企業對外宣布了新進展。“預計今年還會有一批跨國醫藥企業地區總部、研發中心和開放創新中心落地。”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表示,國際醫藥創新公園還將引入國內外優質教育、科研、醫療資源,加快建設醫療健康人工智能訓練基地、醫師培訓中心、干細胞轉化創新中心、醫療數據標注基地、疫苗與蛋白藥物智造研究院等重大平臺,探索產教醫研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