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義
指夾式脈搏血氧儀是一種小型化、便攜式、無創的醫療監測設備,通常夾在手指(也可用于腳趾或耳垂)上,利用光電技術快速、無痛地測量并顯示人體的血氧飽和度和脈率。
2. 核心原理 - 分光光度法 & 脈搏波分析
光電傳感: 儀器包含兩個關鍵組件:
發光二極管: 發出兩種特定波長的光束:紅光和紅外光。氧合血紅蛋白和還原血紅蛋白對這兩種光的吸收率不同。
光電探測器: 位于夾子的另一側,接收穿透手指組織后的光線。
吸收差異:
氧合血紅蛋白主要吸收紅外光,允許更多紅光透過。
還原血紅蛋白主要吸收紅光,允許更多紅外光透過。
脈搏波動: 儀器不僅測量總的光吸收量,更重要的是檢測隨動脈搏動而變化的光吸收量(即脈動分量)。心臟收縮時,動脈血管充盈,血液量增多,吸收的光增多;心臟舒張時則相反。
計算SpO?: 通過分析紅光和紅外光在脈動期間吸收變化的比率,設備內置的算法可以計算出脈搏血氧飽和度。
計算脈率: 通過檢測脈動信號的頻率,設備可以計算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
3. 主要功能
測量指標:
SpO?: 脈搏血氧飽和度。表示血液中與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占總血紅蛋白(氧合+還原) 的百分比。正常范圍通常在 95%-100%。低于90%通常被視為低氧血癥,需要關注。
脈率: 每分鐘心跳次數。正常范圍因年齡、活動狀態而異。
灌注指數: 反映測量部位的搏動血流強度(灌注情況)。數值過低可能影響測量準確性。
脈搏波形: 部分高級型號能顯示粗略的脈搏波形,有助于判斷信號質量。
特點:
快速: 幾秒至十幾秒即可顯示結果。
無創: 無需采血。
便攜: 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和家用。
操作簡便: 通常只需夾在手指上,按下按鈕即可讀數。
4. 核心組件
外殼: 通常為塑料材質,包含夾子結構。
發光二極管: 發射紅光(~660nm)和紅外光(~940nm)。
光電探測器: 接收透射光信號。
微處理器: 處理光信號數據,運行算法計算SpO?和脈率。
顯示屏: 通常是LED或OLED屏,顯示測量結果(SpO?%、脈率bpm等)。
電池: 一般為紐扣電池供電。
按鈕: 開關機和啟動測量。
5. 適用人群與場景
家庭健康監測:
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感冒、流感、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慢阻肺患者)監測血氧。
心血管疾病患者監測。
登山、高原旅行者預防高原反應。
老年人日常健康監護。
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居家監測(尤其重要)。
運動員監測運動恢復情況。
臨床醫療:
手術中、術后恢復室監測。
急診室快速評估。
重癥監護室連續或間斷監測(常使用有線連接監護儀)。
病房常規監測。
轉運患者途中監測。
睡眠呼吸暫停初篩(需長時間記錄,專業設備更佳)。
6. 使用步驟
準備: 確保手指溫暖、清潔、干燥。移除指甲油或假指甲(尤其深色)。休息片刻。
開機: 按下電源按鈕。
夾戴: 將手指(通常用食指或中指)插入指夾槽,指甲面朝上,夾子自然合攏。手指應完全插入到底,傳感器對齊。
測量: 保持手指靜止不動,不要說話或晃動。設備會自動開始測量。
讀數: 幾秒至十幾秒后,顯示屏會穩定顯示SpO?和脈率數值。部分設備有信號強度指示。
關機: 取下指夾,設備通常會自動關機或手動關閉。
7. 優勢
無創便捷: 無需扎針,使用簡單。
快速實時: 即時提供血氧和心率信息。
便攜家用: 價格相對低廉,普及率高,適合家庭備用。
安全: 無痛無風險。
重要預警: 能及時發現低氧血癥,為就醫提供關鍵依據。
8. 局限性、誤差來源與注意事項
測量位置影響:
血液循環差: 寒冷、休克、外周血管疾病(如雷諾氏癥)、低血壓導致手指灌注不足時,信號弱,結果可能不準確或無法讀數。
運動偽影: 測量時手指移動、顫抖或寒戰會產生干擾信號,導致讀數錯誤或無法測量。
指甲問題: 厚指甲、深色指甲油(尤其黑、藍、綠)、假指甲會顯著阻擋光線,導致SpO?讀數偏低或不準確。
生理因素:
一氧化碳中毒: CO與血紅蛋白結合力極強(形成碳氧血紅蛋白),會使SpO?讀數假性升高(接近100%),掩蓋嚴重缺氧!此時必須依賴血氣分析。
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會使SpO?讀數趨向85%,不能反映真實氧合狀態。
嚴重貧血: 血紅蛋白總量過低時,即使SpO?顯示正常,總的攜氧能力也可能不足。
皮膚色素沉著: 極深的膚色可能輕微影響準確性(現代設備已大幅改進,但仍是潛在因素)。
設備與技術因素:
強環境光干擾: 強光(尤其是頻閃光)照射到傳感器上可能干擾讀數。
設備校準或故障: 低質量或故障設備會給出錯誤結果。
低電量: 可能導致讀數異常。
解讀注意事項:
動態觀察: 單次讀數意義有限,關注趨勢變化更重要(如持續下降或低于某個閾值)。
結合癥狀: 必須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神志改變等)綜合判斷。
不是診斷金標準: 不能替代專業的動脈血氣分析。當結果與臨床狀況不符或懷疑存在干擾因素時,需做血氣分析確認。
9. 選擇與使用建議
選擇:
認證: 優先選擇通過權威認證的產品(如中國NMPA、美國FDA、歐盟CE)。查看注冊證號。
品牌信譽: 選擇知名、信譽好的品牌。
顯示屏: 清晰易讀,尤其是老年人使用。
功能: 基礎功能足夠家用。高級功能(如PI值、波形、報警、存儲)按需選擇。
使用:
仔細閱讀說明書。
確保測量條件良好: 溫暖、安靜、手指清潔干燥、無指甲油。
保持靜止: 測量時手指完全靜止。
正確佩戴: 夾戴到位,松緊適中。
理解讀數: 了解正常范圍和報警值。
關注趨勢和癥狀: 不要僅依賴單次數值,觀察變化趨勢,并結合自身感受。
異常及時就醫: 如果SpO?持續低于94%(尤其伴有呼吸困難等癥狀),或讀數突然顯著下降,應及時就醫。
定期檢查電池: 確保電量充足。
清潔保養: 按照說明清潔探頭和外殼。
10. 與其他血氧監測方式的區別
指夾式 vs. 腕式/手表式血氧儀:
指夾式:通常更準確(尤其在低灌注時),測量更直接。家用主流。
腕式/手表式:更方便連續監測,但運動偽影和灌注變化影響更大,準確性通常略遜于指夾式,適合健康人群日常趨勢觀察。
指夾式 vs. 醫用多參數監護儀的血氧模塊:
原理相同。監護儀通常功能更強大(連續監測、報警、存儲、波形顯示、有線連接),探頭設計更專業(可長期佩戴,抗干擾更好),價格昂貴。
脈搏血氧儀 vs. 動脈血氣分析:
脈搏血氧儀:無創、快速、連續/間斷監測SpO?和脈率,無法提供PaO?、PaCO?、pH值、電解質、乳酸等其他關鍵血氣指標。
動脈血氣分析:有創(需動脈穿刺),是評估氧合、通氣和酸堿平衡的金標準,提供更全面準確的信息,但無法頻繁或連續進行。
總結
指夾式脈搏血氧儀是現代醫學中一項極其重要的無創監測工具,其便捷性和實用性使其在臨床和家庭保健中廣泛應用。它能夠快速、無痛地提供血氧飽和度和脈率這兩個關鍵生命體征信息,尤其在篩查低氧血癥方面發揮著預警哨兵的作用。然而,使用者必須充分了解其工作原理、適用范圍、局限性和潛在誤差來源,并學會正確操作和解讀結果,避免誤判。在出現異常讀數或不適癥狀時,務必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不能完全依賴家用設備的讀數做診斷或治療決策。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