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GE醫療宣布投資1.38億美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以擴建其位于愛爾蘭科克郡 Carrigtohill 的造影劑制造工廠。此次擴建將涉及在現有場地上建造一個3000平方米的新先進設施,這些產品用于 X 射線、CT 掃描和介入手術等醫學成像程序,以增強器官、血管和組織的可視化。施工計劃于2025年2月啟動,預計將創造超過250個建筑相關崗位,這也凸顯了愛爾蘭作為制藥創新和制造中心的重要地位。這項投資加強了GE醫療在愛爾蘭的長期業務及其與 IDA Ireland 的合作伙伴關系。
工廠將專注于碘基造影劑,這對于提高醫療保健機構的診斷準確性至關重要,旨在滿足全球對碘基造影劑日益增長的需求。
造影劑是一種可注射的診斷成像劑,在醫學影像檢查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增強器官、血管和組織的可視化效果,使醫生能夠更準確地診斷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全球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預計未來十年內,全球對用于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介入手術中的碘基造影劑的需求將翻倍。
隨著全球造影劑需求的激增,此項投資確保了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生產能力的提升。新設施將采用先進的自動化系統,提高制造效率和靈活性。
GE醫療集團在全球運營多個造影劑生產基地,確保強大的供應鏈能力,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這些工廠在2024年總共為1億多名患者提供了造影劑,對于GE醫療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同時保持供應鏈彈性的戰略至關重要。1. 愛爾蘭科克郡 Carrigtohill :目前正在進行1.38億美元的擴建,在愛爾蘭的擴張屬于GE醫療的藥物診斷部門的職權范圍,該部門除了生產分子成像劑和造影劑外,還生產放射性藥物。2. 中國上海:1994年,GE醫療在上海浦東落地造影劑生產基地,也成為了最早一批入駐浦東張江的跨國企業,開啟了診斷藥物的全面國產、服務全球之路,為GE醫療全球造影劑供應做出重大貢獻的關鍵填充和完成生產工廠。3. 挪威 Lindesnes:專注于高純度碘化物的生產,這些原料是碘基造影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活性藥物成分(API)生產工廠,專門生產碘己醇和碘沙醇等碘化原料藥。該基地最近進行了8000萬美元的擴建,以將產能提高30%。4. 美國馬薩諸塞州馬爾伯勒:專注于生產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釓基造影劑,主要供應北美市場。該工廠以其高效的生產能力和創新技術,為MRI診斷提供了可靠的造影劑支持,助力精準醫療的發展。5. 法國布卡雷:是GE醫療在歐洲的重要生產和研發基地之一,負責生產造影劑及相關產品。該工廠不僅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還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活動推動GE醫療造影劑產品的升級和優化。全球造影劑市場正處于技術革新與人口健康需求的雙重驅動下,2024年全球造影劑市場規模達28.9億美元,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將增至9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7.5%),增長主要由CT/MRI等影像技術進步推動。在我國,影像檢查量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長率遞增,讓越來越多的病患能夠實現“早篩早診早治療”。診斷藥物背后的影像增強、精準醫療更是具有極大潛力的新興和未來產業。
2024年碘化造影劑細分市場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與其他造影劑相比,碘化造影劑具有出色的放射能力和較低的毒性。
預計在預測期內微泡細分市場將出現快速增長,這是因為微泡尺寸較小,能反射超聲波,回聲度高,因此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2024年X射線/CT細分市場占比最大,X射線/CT具有廣泛的接受度和成本效益,可用于多種長期慢性疾病的診斷程序,而且價格相對較低。
預計在預測期內核磁共振成像細分市場將迎來高速增長,在核磁共振成像過程中,造影劑可縮短組織內細胞的弛豫時間,從而改變對比度,生成圖像。
▲全球造影劑市場規模及市場細分分析,數據來源:貝哲斯咨詢
造影劑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 GE醫療、Bracco Imaging SpA、Bayer AG、Guerbet、Daiichi Sankyo Company 和 Lantheus Medical Imaging, Inc. 等。
- 北美主導市場:占全球34.6%份額,受益于40.5%人口心血管病風險及GE醫療、拜爾Bayer等企業研發投入。
- 亞太增速領先:CAGR 7.98%,中國/印度老齡化率超18%催生影像中心擴建需求。
- 歐洲創新高地:Bracco與Guerbet合作開發高弛豫率造影劑Gadopiclenol,突破傳統顯影限制。
未來五年,造影劑市場將呈現“精準化+綠色化”雙軌發展,2032年碘造影劑需求或翻倍。企業需平衡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特別是在新興市場構建本土化供應鏈以應對地緣風險。
- 安全性瓶頸:3-5%患者出現造影劑腎病(CIN),促發劑量優化算法開發。
- 成本壓力:2022年碘造影劑短缺事件推動廠商投資擴產,如近日GE醫療斥資1.38億美元升級產線。
- 環保轉型:傳統造影劑碳足跡較醫療廢物均值高30%,生物降解替代品研發加速。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