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2.0下醫院“九步精益管理”才能獲得較好的結算率
秦永方 譽方醫管創始人/譽方智數首席顧問
提示:DRG/DIP2.0付費2025年全覆蓋,猶如“醫保先買單、醫生自主餐”,醫生既要保證醫療安全,又要在有限的醫保資源內實現合理的收益,對于按照項目付費“醫生點餐醫保買單”的習慣提出嚴峻挑戰,如何才能減少虧損或扭虧為盈獲得較好的醫保結算率,“九步精益管理”勢在必行。
DRG/DIP2.0付費模式下,醫院要想獲得較好的結算率,必須摒棄傳統的“按項目付費”思維,轉而以精細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為核心,同時確保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筆者結合醫院DRG/DIP運營管理輔導及軟件實施經驗,提出的“九步精益管理”建議。
一、定位先行:明確醫院戰略轉型方向
在 DRG/DIP 2.0付費的大背景下,政策對醫院的功能分層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這不僅關系到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更與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傳統的規模擴張型發展模式在 DRG/DIP 2.0付費下逐漸失去優勢,價值醫療理念成為醫院發展的新導向,醫院需要從規模擴張到價值醫療的理念重塑。因此,需要清晰醫院功能定位,明確醫院戰略轉型方向,從傳統的規模擴張發展模式性精益化發展模式轉型。
二、組織變革:MDT行政管理體系
在 DRG/DIP 付費模式下,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打破部門壁壘,強化MDT行政管理體系,促進跨部門協作和流程優化。成立跨部門 DRG/DIP 攻堅小組成為當務之急。由院長牽頭,整合醫保、病案、財務、信息等多個關鍵部門,構建起一個緊密協作的工作團隊。 在團隊協作中,重點強化數據驅動和跨學科合作,確保醫院在DRG/DIP2.0付費模式下,能夠高效利用有限資源,優化服務質量和患者體驗。建立組織,齊抓共管。醫院要建立DRG/DIP2.0管理組織,齊抓共管構建行政管理MDT,組織是根本,干部是保證,選擇合適的牽頭主管領導很關鍵,配好關鍵干部,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三、數據筑基:打造智慧化管理平臺
以在 DRG/DIP 付費模式下,數據成為醫院管理的核心資產,全流程數據治理至關重要。建立 “三庫一平臺”,即 DRG/DIP 分組庫、病種成本庫、績效指標庫 + 智能分析平臺,為醫院精細化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構建 “RW 值 - 盈虧 - 患者滿意度 - 學科關聯度” 評估模型,從多個維度對病種進行全面評估,精準定位戰略病種。RW 值(Relative Weight)即相對權重,反映了病種的資源消耗程度和難度系數。盈虧情況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經濟效益,是病種管理的重要指標。患者滿意度體現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對于醫院的聲譽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學科關聯度則考量了病種與醫院重點學科的相關性,有助于醫院集中資源發展優勢學科。
四、培訓學習:吃透政策指導工作
持續更新醫護人員對DRG/DIP2.0相關知識和技能,定期舉辦各類培訓課程,包括政策解讀、病例分析、成本控制等。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確保每位員工都能熟練掌握相關工具和操作流程。同時,鼓勵醫護人員之間進行知識分享和經驗交流,以提升團隊整體的專業水平。
DRG/DIP2.0來了,醫院首先要研究政策,不是逆向選擇“抱怨”,大趨勢不可改變,從項目付費轉型按照相關疾病組付費,世界各國皆是如此。
五、分組管理:覆蓋度分析
深入分析各類病種的RW值,通過大數據技術挖掘診療活動中的資源消耗規律,優化病種組合,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通過定期發布權重變化報告,指導臨床決策,幫助醫生選擇性價比高的治療方案,確保醫院在新付費模式下的競爭力。
科室參與,分組對應。醫院要調動科室參與的積極性,安排本科室的DRG/DIP2.0病組與區域DRG/DIP2.0對應,通過對應為學科建設及病種結構調整打下堅實基礎。 醫院要分析本院DRG/DIP入組覆蓋度及病組集合度,科室要分析本科DRG/DIP2.0入組覆蓋度及集合度。
六、預算預估:算清權重/分值預算賬
醫院開展了DRG/DIP2.0分組管理的下一步,就是權重/分值管理,權重/分值管理的重點,在于細化結構分析,清楚了解醫院扣除藥耗成本后的醫療權重/分值和醫技權重/分值情況。醫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DRG/DIP2.0權重/分值分析。醫院和科室再分組分析的基礎上,要開展DRG/DIP 權重/分值分析,分析病組的權重/分值情況,熟悉每個病組權重/分值的高低,為學科建設及病種結構調整提供參考。 第二,DRG/DIP2.0權重/分值結構分析。DRG/DIP權重2.0/分值包括了收費的藥品和耗材,只有扣除收費的藥品和耗材權重/分值,才是醫院得到可以支配的資源。 第三,DRG/DIP2.0權重/分值指數分析。為了持續評價分析醫院DRG/DIP2.0權重/分值 變動情況,醫院要構建RG/DIP2.0權重/分值結構指數分析評價體系。
DRG/DIP2.0在算清權重/分值的基礎上,院需要了解DRG/DIP2.0預算收入大致多少,才可能如何確保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競爭的成本管控,獲得合理的經濟效益。醫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點工作。 第一,DRG/DIP2.0費率和點值。一般情況下,當地醫保部門會公布對于DRG/DIP2.0費率或點值,沒有公布的可以通多權重或分值,倒推法測算預估。 第二,DRG/DIP2.0預算收入編制。通過對DRG/DIP2.0權重/分值的分析,與費率或點值對應就可以測算出來,DRG/DIP2.0病組的預算收入,注意要參照患者自付率的水平一同測算。 第三,DRG/DIP2.0預算收入結構分析。病組的預算收入中含有藥品和耗材費用,所以醫院要預算DRG/DIP2.0收入結構變化,藥耗占比高,醫療占比就會低,因此成本管控需要從預算、控費做起。
七、控費降本:控費降本增效賦能
DRG/DIP2.0支付方式改革基于預付費,每個病組設置收入的“天花板”,是基于區域平均水平測算的,控費管理成為精益管理的第四關,如果醫院DRG/DIP2.0次均費用過高資源消耗過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醫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DRG/DIP2.0醫療費用統計。醫院要按照DRG/DIP2.0入組規則,統計DRG/DIP2.0實際次均費用情況。 第二,DRG/DIP2.0醫保預算對應。DRG/DIP2.0預算收入中,包括醫保支付和患者自付兩部分,醫院DRG/DIP2.0實際次均費用,與預算收入核對,發現醫院次均費用的高低,對于次均費用超過預算的,制定控費措施,推進費用臨床路徑法管理。 第三,DRG/DIP2.0控費關口前移醫師端。通過譽方醫管DRG/DIP2.0精益運營管理平臺,醫生控費智能小助理,把控費工作關口前移到醫生端。
運營管理之本在“成本”,關鍵要加強成本核算,算算“本錢”,才可能清楚DRG/DIP2.0對醫院的貢獻度的高低。醫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病種成本核算“五步算”。參考譽方醫管DRG/DIP2.0病種成本核算“五步算”,核算藥材費用、藥耗成本、直接成本、醫療業務成本、醫療全成本,滿足醫師、主任、管理部門、主管部門的管理需求。 第二,DRG/DIP2.0成本結構分析。把病種成本按照DRG/DIP2.0分組映射對應,核算DRG/DIP2.0成本,與DRG/DIP2.0收入對應。如果是DRG付費下,譽方醫管把DRG組拆分到DIP病種,細化管理顆粒度把“批發價變成零售價”,有利于成本核算及病種的盈虧管理,也有利于醫保部門制定支付價格參考(目前按照歷史費用法存在很多不合理),也有利于運營績效考核管理。 第三,加強成本管控。通過成本核算,清楚了解病種成本結構組成,分析病種成本可優化的途徑和措施,采取循證回歸分析法和區域標桿比較法,推進臨床路徑的開展。
八、結算管理:提高結算率
DRG/DIP2.0基于費用法測算,支付價格不一定合理,因此,醫院需要開展DRG/DIP2.0盈虧分析工作,開展“經濟貢獻度、學科貢獻度和患者滿意度”三度分析,為運營管理和學科建設提供參數。醫院主要做好DRG/DIP2.0盈虧核算分,。醫院可以按照預收入核算盈虧,也可以按照實際醫保結算盈虧,患者自付水平和自付率是影響患者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響醫院競爭力的關鍵。醫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提高DRG/DIP2.0醫保結算率,成為醫院最關注的事情,結算率越高,醫院獲得的現金流就好,結算率率越低,醫院獲得的現金流不好。
第一,價值提質。通過提高接診DRG/DIP2.0數量的同時,更要關注病種結構調整,選擇高權重/分值的病種,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實現提質增效。經濟貢獻度只是一個方面,關鍵要分析學科貢獻度,RW或CMI值情況,更要關注是不是推薦的病種,是不是醫院戰略病種和優勢病種。分析經濟貢獻度和學科貢獻度,采取波士頓四象限分析法,選擇確定醫院戰略病種、優勢病種、適宜病種和弱勢病種。
第二,合理消耗。DRG/DIP2.0醫保付費收入遇到天花板,如何控費,降低成本消耗,合理用藥和用材,合理檢查,規范醫療,降低成本耗費,才能獲得較好的補償。
第三,尊章守規。遵守醫保制度,規范標準收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減少違規罰款,提高醫保補償率。
九、績效驅動:賦能提高積極性
DRG/DIP2.0支付制度改革,對醫院慣性運轉的粗放式增收驅動提出很大挑戰,如何面對新形勢,快速的轉變觀念,提高應對能力,發揮績效考核評價“指揮棒”最用是關鍵。醫院主要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量效與質效結合。績效考核不僅需要關注量的增長,更要關注質的提升,績效指揮棒要加大DRG/DI2.0P高權重/分值的激勵,從門診入院入手,按照病種權重差異梯度激勵,加大戰略病種、優勢病種的激勵,降低弱勢病種的激勵,促進學科建設,推進醫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第二,價值驅動。績效考核由項目驅動,多做項目多收入多得績效,向DRG/DIP分值驅動置換轉型,驅動更加關注成本管控,病種結構和收入結構調整。
第三,深化績效分配改革。DRG/DIP2.0精益運營管理的關鍵在醫生,從院科兩級管理,借鑒譽方醫管“院科組主診醫師負責制”,推進主診醫師負責制,驅動“增量、提質、控費、降本”精益運營管理。
總之,DRG/DIP2.0付費模式下,“九步精益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通過科學規劃和持續改進,醫院可以實現結算率的提升,同時確保醫療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支付改革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