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國家醫保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醫保局印發《血管介入支架等7類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及醫保通用名》(以下簡稱“醫保通用名”),為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血管介入支架等7類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的制定過程、規則和亮點,現就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什么是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
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是對學科、品類和功能相近,有較強的替代性、臨床價值及醫保管理趨同的醫用耗材在醫保領域統一規范的命名。
二、修訂優化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的工作背景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均對建立基本醫保醫用耗材準入制度,實行醫用耗材目錄管理提出了要求。針對醫用耗材管理層級多、品種數量龐大的客觀實際,國家醫保局成立后于2019年制定發布了“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奠定了醫用耗材的醫保管理基礎。
為進一步優化管理,更好滿足目錄準入、醫保支付、招標采購等業務需求,2023年7月我局印發的《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做好基本醫療**醫用耗材支付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建立健全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管理制度,以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數據庫為基礎,逐步制定不同類別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
三、修訂優化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醫用耗材企業命名自由度較大,市場上存在不少異物同名、同物異名的現象,產品名稱難以滿足**、高效的辨識要求,大大增加了醫保和醫療管理的難度。構建形成規范統一的醫保通用名標準體系,對功能相近、臨床價值差異不大的耗材合并同類項,合理確定醫保通用名,可解決當前醫用耗材識別難、區分難、臨床選擇難、醫保管理難等問題,對推動建立健全醫用耗材醫保準入制度,助力醫保支付更加科學、精細、高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規范和引導醫療器械領域技術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四、修訂優化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的規則和過程
醫保通用名,以醫用耗材分類為基礎,結合產品功能特性與臨床應用特點,遵循“科學性、公平性、實用性”原則制定。2021年底,我局組織制定了《醫保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命名規范》,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醫保通用名的命名結構,原則上以三級分類名稱前置,根據醫保管理需要選取必要的材質和特征參數后置,形成醫保通用名。在修訂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產品實際臨床用途、功能,并參考國家藥監部門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分類專家共識與行業標準等資料,與藥監、臨床、企業等多方進行充分溝通并論證,逐類完善醫保通用名,確保客觀反映各類耗材功能特征,做到科學簡明、易于識別、易于區分、易于管理。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國家醫保局將繼續組織力量推進其他類別耗材醫保通用名修訂優化工作。同時建立多方參與的定期溝通機制,視情況對醫保通用名進行修訂更新。
來源:中國新聞網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