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于“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持續推進的關鍵時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提出要以業財融合為核心,推動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體系向精益化、規范化、信息化方向升級。作為這一重要改革的關鍵抓手,SPD管理模式正在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中展現出提質、控本、強服務的實踐價值。
為發掘行業標桿,向全國同行傳播高質量發展的先進方法與典型案例,健康界已連續 8 年發起“北斗學苑”標桿醫院學習之旅活動。
作為長三角區域管理創新的代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為“安醫大二附院”)以智能化轉型為突破口,深化以SPD為核心的精益管理改革,并構建起覆蓋采購、倉儲、配送到臨床使用的全流程智慧物流體系,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4月25日,業財融合·鏈通精益——“北斗學苑”標桿醫院學習之旅走進安醫大二附院。現場氣氛活躍,15家醫院,32名醫院代表參與學習交流會。這場交流活動共分為4個環節,通過【迎】環節邁向新征程,借由【聽】讀懂新方法,【研】探討SPD新質生產力、共話新賦能,最后通過【觀】實地探訪品味新場景,并進行解讀。通過這些環節,交流會深度解碼安醫大二附院以SPD模式為核心的業財融合實踐,共同探索智慧物流賦能醫院運營管理“升級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來,標桿醫院學習之旅將走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等等更多醫院。歡迎感興趣的人士報名,參與標桿探訪活動,共同交流學習。
迎:標桿基地落地,經驗有望輻射全國
安醫大二附院是一家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甲醫院,現有職工 3270 人,開放床位 2900 余張,2024 年門急診量達 242 萬人次,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連續 4 年穩居 A + 等級。
交流活動在安醫大二附院鄧洪禹副書記的歡迎致辭中拉開帷幕。他指出,在公立醫院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效益的關鍵期,醫院以智能化轉型為突破口,依托 SPD 系統構建了覆蓋 “采購 - 倉儲 - 配送 - 臨床使用” 的全流程智慧物流體系,實現了業務流與資金流的深度融合。這一業財融合新模式,從全流程設計、系統對接、財務審核等方面堵塞漏洞、實現管理、提升風險防控,加強內涵建設、提高運營效率。
圖|安醫大二附院鄧洪禹副書記
鄧洪禹還表示,此次交流不僅是經驗分享,更是行業共探業財融合路徑的重要契機,期待以標桿力量推動醫療管理模式創新。
接下來,進入到“北斗學苑”標桿醫院學習基地的授牌儀式環節。健康界平臺運營中心總經理陳曉月向安醫大二附院授予 “北斗學苑標桿醫院學習基地” 牌匾,肯定其在 SPD 管理領域的標桿價值。作為長三角區域管理創新代表,醫院通過 SPD 項目實現了耗材管理從 “傳統粗放” 到 “智能精益” 的跨越,其 “可復制、可推廣” 的經驗將通過基地平臺輻射全國,為更多醫療機構提供轉型參考。
圖|授牌儀式
聽:3場主題演講、多種新方法,深剖SPD院內落地路徑
在新方法環節,安醫大二附院物流中心主任夏幼平、總會計師劉靜和手術室護士長余滿榮發表主旨演講,從管理策略技術支撐到臨床實踐,深入剖析SPD在醫院中的落地路徑,共同探討物資精益化管理以及如何去有效支撐業財融合與高質量發展。
首先,聚焦SPD體系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基礎數據與合同管理的標準化與規范化的建設。夏幼平以《關于醫用耗材基礎數據與合同的規范化管理》為題,詳解 SPD 實施路徑。她指出,醫院于 2024 年 3 月啟動 SPD 項目,9 月實現低值耗材、檢驗試劑等首批物資上線,12 月完成全院耗材管理切換,同步投入 106 個科室單元,73組智能墻、6 組智能屋、56 組高值耗材智能柜等硬件設備,構建 “云倉(25 分鐘直達醫院)- 中心庫 - 科室三級庫” 物流網絡,將院內倉儲壓力降低 60%,供應商物流成本減少 40%。
而在數據管理層面,醫院梳理了 2.1 萬個耗材品規,對接國家 UDI 數據庫,實現高值耗材“一物一碼追溯”、低值耗材“自動補貨”,耗材周轉天數從 2 周壓縮至 3-5 天,低值耗材消耗金額同比下降 32%,檢驗試劑庫存比同比下降 27%;合同管理上,通過“戰略采購總金額 - 年度預算” 掛鉤機制,實時監控 891 份在執行合同進度,自動預警超量或臨期合同,確保采購合規性與資金使用效率。
圖|安醫大二附院物流中心主任夏幼平
總會計師劉靜從醫院運營管理角度切入,并探討了在業財融合背景下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醫用耗材精細化管理。她表示,SPD 系統是打通“業財壁壘”的核心抓手,醫院通過 SPD 與財務核算、成本管控系統無縫對接,實現合同管理、預算執行、物價管理一體化。涵蓋合同錄入 “是否帶量采購”、“戰略采購金額” 等 18 個字段,預算執行偏差率控制在 5% 以內;采用作業成本法精準核算科室耗材成本,為 DRG/DIP 付費改革提供數據支撐;建立 “日清月結” 機制,臨床科室每日確認高值耗材消耗數據和低值耗材消耗數據,每月結算準確率達 99.8%,顯著提升財務審核效率與風險防控能力。
圖|安醫大二附院總會計師劉靜
聚焦手術室應用場景,手術室護士長余滿榮則分享了 SPD 在臨床一線的創新應用,揭秘物聯網技術如何賦能護理工作走向智能化與安全化。余護士長指出,手術室已經投入 21 組智能柜、3 臺物流機器人,我們低值耗材按低值套包模式,骨科耗材主要按骨科組套和備貨模式管理,高值耗材主要按高值套餐模式,術中掃碼即可完成計費,單臺手術耗材管理時間縮短 70%。通過 “智能墻 + 智能屋” 組合,低值耗材實現 “自動掃碼消耗”,護士無需手動盤點,每日節約 2 小時物資管理時間;建立 “套包清單 - 手術排程 - 患者信息” 聯動機制,確保耗材使用與收費精準匹配,漏費風險下降 80%。
她還強調,SPD 不僅是技術升級,更通過“專業分工”讓護士回歸臨床提高了患者就醫體驗。2024 年手術室患者滿意度達 98.6%,創歷史新高。
圖|安醫大二附院手術室護士長余滿榮
研:聚焦新質生產力,共話 SPD 賦能新路徑
醫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先進生產力的支持,新質生產力在醫院的應用是一種雙向奔赴、相互成就。接下來,進入到交流會的討論環節,參會嘉賓共同圍繞“新醫改背景和新國考指標下,SPD如何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帶量采購政策下,如何做好醫用耗材的精細化管理?SPD又如何助力帶采政策執行?”兩大核心問題及自由問答環節、展開深入探討。
針對第一個問題,夏幼平指出,SPD 系統通過全流程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上線后配送人員減少、庫存周轉天數降低、庫房面積利用率提升,高值耗材成本預估降幅達 20% 以上。系統以 “業財融合” 為核心,打通采購、倉儲、配送至臨床使用的全鏈條,通過智能柜、智能墻等設備實現耗材自動消耗,減少人工盤點壓力,提升數據準確性。同時,建立低值套包、高值套餐管理模式,規范手術耗材使用流程,堵塞漏費漏洞,實現 “日清月結” 的動態成本管控。
護理部主任楊錫瑤從服務質量提升角度進行了補充。她表示,SPD 釋放了護士的非臨床工作時間,使其聚焦患者護理,住院患者滿意度連續季度居安徽省首位。系統通過精準計費減少收費糾紛,智能效期提醒避免過期耗材使用,保障護理安全,形成 “患者滿意、護士減負、管理提效” 的良性循環。
圖|安醫大二附院護理部主任楊錫瑤
眼科主任陶黎明則強調,SPD 通過耗材條碼追溯與智能補貨,解決了既往骨科、眼科等高值耗材管理中“找貨難、追溯難、庫存亂” 的問題,手術耗材準備效率提升 50% 以上,這為臨床精準治療提供了物資保障。
圖|安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陶黎明
安醫大二附院財務部副部長王雪旻進一步指出,SPD 通過 “使用后結算” 模式優化資金流,減少庫存積壓與資金占用,實現與財務核算、預算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提升結算效率 30% 以上,為醫院運營管理提供了數據化支撐。
圖|安醫大二附院財務部副部長王雪旻
進入到第二個環節,針對帶量采購中的品類管理難題,醫院形成 “前端控量、中端追溯、后端分析” 的全鏈條機制。夏幼平坦言,在臨床報量環節嚴格控制非中選品牌準入,僅允許通過辦公會審批的特殊需求產品進入,避免 “超協議量” 使用;建立 SPD 系統數據報表功能,實時追蹤各品類耗材的任務完成率,輔助科室動態調整使用策略。針對生產廠家退市、保供中斷等問題,醫院要求供應商書面報備并同步醫保局,及時申請任務量調整,確保政策執行合規性。
觀:實地探訪智慧場景,沉浸式感受管理成效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活動最后,參會嘉賓分組實地參訪醫院 SPD 核心場景,包括手術室智能管理區、院外云倉和科室三級庫等等。
參訪嘉賓表示,從理論學習到場景體驗,深刻感受到 SPD 模式對醫院運營的全方位賦能,這不僅是技術的疊加,更是管理理念與醫院運營流程的重構。
此次標桿醫院學習之旅,安醫大二附院以 SPD 實踐展現了公立醫院在業財融合、精益管理上的深度探索。通過數據標準化、流程智能化、管理精細化,實現了從 “經驗驅動” 到 “數據驅動” 的轉型跨越。正如健康界在授牌時所言,標桿的價值在于 “示范、共享、引領”。期待更多醫療機構以此次交流為起點,將 SPD 模式與自身管理需求結合,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這次交流會是起點而非終點,健康界將持續推進標桿探訪之旅。下一站將走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