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球管主要由陰極燈絲、陽極靶面、高壓電路、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作為CT設備的的核心器件,其作用是通過電子束發射高能X射線,對人體進行斷層掃描,從而獲得人體內部的三維影像。
本報告旨在對2024年國內CT球管院端市場的規模、國產化率、競爭格局表現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洞察市場走向。
01
我國CT保有量持續增長,CT球管院端市場需求量約占一半
根據醫裝數勝調研測算,2024年我國CT保有量超4.5萬臺,同比增長13.24%。國內CT球管市場總需求量約2.2萬只,其中院端市場(售后市場,下同)需求量約占一半。
圖 1 2023年 VS 2024年國內CT保有量情況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
圖 2 2024年國內CT球管市場需求量情況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
注:院端市場對應CT設備球管更換需求;制造商市場對應CT生產制造中球管需求。
02
CT球管院端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國產品牌貢獻度提升
在我國院端市場,2024年CT球管市場規模同比增長7.75%。國產化率顯著提升,較去年同期增加3.78個百分點,接近15%。
圖 3 2023年 VS 2024年國內CT球院端管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耗材數據庫)
注:院端市場情況按銷量統計,下同。
圖 4 2023年 VS 2024年國內CT球管院端市場國產化率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耗材數據庫)
03
CT球管院端市場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國產品牌醫源醫療份額增長最顯著
2024年,"GPS"三巨頭(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醫療)仍占據我國CT球管院端大部分市場份額,約為72%;聯影醫療、醫源醫療穩居國產第一方陣,其中醫源醫療市場份額增長最明顯,較去年同期增加1.75個百分點。
圖 5 2024年國內CT球管院端市場品牌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耗材數據庫)
注:僅呈現2024年市場份額≥1%的品牌;綠色點代表有CT球管自主研發生產能力的廠商,紅色點代表第三方CT球管供應商。
自1996年科羅諾司成立以來,國產CT球管已經有近30年發展歷史,近年來隨著聯影、東軟等CT設備國產品牌的崛起,國產CT球管才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自2017年以來,8家CT球管廠家密集獲得超過35輪融資。經過近幾年市場印證,部分國產廠家在國內市場已占據一席之地,正逐步邁入國際領先水平。
表 1 國內主要第三方CT球管供應商的情況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不完全統計)
04
CT球管進口品牌產品價格持續下降
據商務部統計,2022-2024年我國進口CT球管的價格持續下降。在院端市場中,2024年我國CT球管銷量排名前六的型號均為進口品牌,且終端價均較去年同期下降1%~6%不等。
圖 6 2023-2024年國內CT球管院端市場主要型號單價變化
數據來源:醫裝數勝(統計口徑為終端價)
結 語
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將大功率CT球管等關鍵零部件列入產業基礎攻關行動,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國CT球管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涌現了昆山醫源、科羅諾司等一大批優秀國產品牌,在國家支持公立醫療機構采購國產設備的政策下,2024年我國院端市場CT球管國產化率同比增長超過3個百分點。
但據商務部統計,我國進口CT球管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外資品牌市場份額仍在增長,國產品牌產能利用率甚至不足10%。盡管在醫院端采購政策的支持下國產品牌份額增長明顯,但在制造商采購端國產品牌舉步維艱,面臨虧損甚至更為嚴重的危機。
據醫裝數勝統計,2024年我國CT球管醫院端需求占比近50%,醫院端球管需求占比創下新高,一方面我國醫院CT保有量增長較快,球管的使用壽命遠低于CT設備的使用壽命,更換需求增長更為旺盛;另一方面隨著分級診療推進,我國CT設備開機率逐步提高,球管更換頻率也在同步增長。隨著院端需求的增長以及國家對不良市場競爭的正確引導,國內CT球管市場格局或將發生改變。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