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機(Electrocardiograph, ECG或EKG)是一種用于記錄心臟電活動的醫療設備。它通過放置在身體表面的電極來檢測心臟產生的微弱電流,并將其轉換為可視的波形,稱為心電圖。這些波形可以提供關于心臟健康的重要信息,幫助醫生診斷和監測各種心臟疾病。
心電圖機的主要應用
篩查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臟血供不足引起的。心電圖可以通過記錄心臟電活動的變化,幫助醫生判斷是否存在冠心病的跡象。ST段的改變、T波的異常以及心律失常都可能是冠心病的信號。
監測和管理高血壓: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心電圖可用于監測高血壓患者的心臟電活動,評估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等異常。早期的高血壓可能無癥狀,但心電圖可以在沒有其他明顯癥狀的情況下提供早期警示,為及時干預創造機會。
預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種心臟電活動不規律的情況,可能導致心臟功能紊亂。心電圖可以檢測到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如房顫、室性心動過速等。通過監測心律失常的發生和演變,醫生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心臟起搏器植入等,預防心律失常引發的心血管事件。
評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狀況: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謝異常,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通過心電圖檢測,醫生可以評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臟功能,發現是否存在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風險。及早發現問題,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
監測運動員心臟健康:
運動員由于長期高強度運動,心臟負擔較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對較高。心電圖被廣泛用于監測運動員的心臟健康,及早發現運動相關的心臟問題,采取適當的措施,確保其安全參與運動。
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管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系統會經歷一系列的變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電圖可以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跡象,幫助醫生調整治療方案,確保老年患者的心臟健康。
心電圖機的工作原理
心臟在搏動之前,心肌首先發生興奮,在興奮過程中產生微弱電流。這些電流經人體組織向各部分傳導。由于身體各部分的組織不同,各部分與心臟間的距離不同,因此在人體體表各部位表現出不同的電位變化。心電圖機通過電極檢測這些電位變化,并將其放大、記錄下來,形成心電圖。
心電圖機的技術參數
輸入電阻:
輸入電阻越大,因電極接觸電阻不同而引起的波形失真越小。一般要求大于2MΩ,國際上大于50MΩ。
共模抑制比(CMRR):
共模抑制比指心電圖機的差模信號(心電信號)放大倍數Ad與共模信號(干擾和噪聲)放大倍數Ac之比,表示抗干擾能力的大小。要求大于80dB,國際上大于100dB。
抗極化電壓:
皮膚和表面電極之間會因極化而產生極化電壓。這種電壓會對心電圖測量產生影響,要求心電圖機能夠耐受較高的極化電壓,一般要求大于300mV,國際上大于500mV。
靈敏度:
靈敏度是指輸入1mV標準電壓時,記錄波形的幅度。通常用mm/mV表示,心電圖機標準靈敏度為10mm/mV。
內部噪聲:
內部噪聲是指心電圖機內部元器件工作時產生的噪聲。要求噪聲越小越好,一般要求低于輸入端加入幾微伏至幾十微伏以下信號的作用。國際上規定≤10μV。
時間常數:
時間常數是指在直流輸入時,心電圖機描記出的信號幅度將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減小,輸出幅度自100%下降至37%左右所需的時間。一般要求大于3.2s。
頻率響應:
頻率響應是指心電圖機輸入相同幅值、不同頻率的信號時,其輸出信號幅度隨頻率變化的關系。一般要求在0.05~150Hz(-3dB)。
絕緣性和安全性:
為了保證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心電圖機應具有良好的絕緣性。絕緣性常用電源對機殼的電阻來表示,有時也用機殼的漏電流表示。一般要求電源對機殼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0MΩ,或漏電流應小于100μA。
結論
心電圖機是心臟健康評估的重要工具,能夠提供關于心臟電活動的詳細信息,幫助醫生診斷和監測各種心臟疾病。通過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心臟問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維護心臟健康。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